全程導醫(yī)網(wǎng) 徐州中醫(yī)頻道:艾灸是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一個古老的中醫(yī)療法,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艾灸在治療脾胃病范疇中應用廣泛,對于脾胃虛寒的病人尤為適用。
脾胃虛寒的人在冬天特別容易犯病,而犯病了還不好治療,所以很多人都在尋求有療效的治療方式,艾灸可對抗虛寒癥,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的療效。
據(jù)徐州市中醫(yī)院脾胃病科王梅介紹,中脘和足三里都是調理脾胃的要穴,中脘,就在心窩處,是任脈與胃經交匯的樞紐,常言說“得胃氣者生”,中脘就是調理胃氣的要穴。足三里,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古今許多醫(yī)家都對此穴推崇備至。因此流傳著“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說法。這個“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條熏灼穴位,使該處的皮膚起水皰,又稱其為“灸花,灸瘡”,這水皰老流水,可以及時把脾胃的寒濕祛除,“常不干”因此而來。研究發(fā)現(xiàn),按摩或針灸足三里,可以改善胃的蠕動和胃的供血狀況,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消化能力。
艾灸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在強身保健、祛病防病方面,有其獨到之處,而足三里穴作為一個常用穴,在艾灸保健時是不可或缺的。艾灸足三里不僅僅在治療疾病方面能夠“百病皆治”。與其它多數(shù)穴位還不同的是,足三里是自古至今的日常保健要穴。在選擇艾灸保健的穴位中,足三里無疑是首選的穴位。
足三里又名下陵,為胃的下合穴,胃經的合穴,之所以稱它足三里,一是因為此穴位于膝下3寸;二是因為此穴統(tǒng)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諸癥。其定位:仰臥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唐代王燾在其所編著的《外臺秘要》中如是說: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則令人氣上眼暗,以三里下氣。日本古人有;莫與沒有灸足三里的人在一起旅行一說,中國民間甚至流傳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補一只老母雞的說法。而俗語“若要安,三里常不干”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如果想要身體安康,就要使足三里常常保持濕潤的狀態(tài),其實就是在足三里行化膿灸的意思。
艾灸足三里用于防病保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早已為歷代醫(yī)家所認同。在五行學說中,胃屬土,胃經上的足三里是土經中的土穴,尤善健脾和胃。凡胃腸道疾病,不論虛實寒熱之證,都可針灸足三里調治。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賴之充養(yǎng)。所以,調補脾胃重穴足三里可以補益氣血,扶正培元,達到保健防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艾灸是古代民間和宮廷都盛行的養(yǎng)生方法。在日本韓國也很流行?,F(xiàn)代人多用“針”而忽略了“灸”。古人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即是對艾灸作用的肯定。
徐州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