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9uwon"></s>

            天津七日祭追思逝者 懷念之余警惕負面情緒“污染”生活

              全程導醫(yī)網 徐州健康信息:天津港“8·12”爆炸事件發(fā)生至今,每天打開手機,負面消息撲面而來,心理專家提醒,重大災難面前,普通人也可能發(fā)生心理創(chuàng)傷,要注意從負面情緒中逃離,莫讓自己受到“情緒污染”。而心內科專家也提醒,情緒過分焦慮緊張還可能引發(fā)應激性心臟病,跟急性心肌梗死癥狀類似,面臨死亡威脅。

              太多負面消息容易使人情緒低落

              8月12日晚,天津濱海新區(qū)港務集團瑞海物流?;范讯獍l(fā)生火災爆炸,事故至今已經造成上百人死亡,近千人受傷,還有不少人處于失聯(lián)狀態(tài)。

              在珠江新城一企業(yè)上班的王小姐,最近每天早上刷朋友圈,都會看到各種關于爆炸的新聞。“看了后心里很堵,工作也提不起精神,不愿意開口說話,看到別人笑都覺得是種罪過”。王小姐說,自己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對家人發(fā)了一頓無名火,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情緒有點異常,“我這是怎么了?”

              清華大學心理專家樊富珉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突發(fā)災難性事件發(fā)生后,幾乎每個人都在看新聞,用盡可能多的時間關注救災??吹枚嗔耍蠹乙矔行睦砩系挠绊?,這叫做替代性心理創(chuàng)傷。臺灣就有這樣的教訓,臺北的一個老人,在地震發(fā)生后,幾乎每天24小時都在收看地震災害報道,結果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哭泣,整個生活受到影響,最后因為抑郁不得不去醫(yī)院治療。北京有不少公司白領,一有時間就上網看災害信息,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工作??吹臅r候就很傷心很難過,負面情緒非常多,擾亂了正常的生活。

              有研究表明,災難還會讓人的認知變得短視,注重眼前利益。中科院心理所李紓研究員及其團隊2010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汶川地震之后,在即時的小額獲得和延遲的大額獲得中進行選擇時(例如今天得到100元還是半年后得到150元),人們在災難發(fā)生后比以前更加傾向于選擇即時的獲得;而在即時的小額損失和延遲的大額損失中進行選擇時,人們則更加傾向于選擇延遲的大額損失。人們在災難后的選擇中可能會更加注重于眼前的得失而忽略長遠利益,從而變得規(guī)避風險,決策更為保守。研究者們認為,“這種信心的變化不僅源于災難事件的心理沖擊,也源于突然增大的對未來行為和反應的不確定”。

              心理專家提醒要警惕“情緒污染”

              廣州市惠愛(腦科)醫(y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yī)師徐文軍認為,對于普通人來說,不是災難的親身經歷者,負面消息只會帶來短暫的情緒低落,一般不會有嚴重后果。但如果以前曾經遭遇過類似強大的刺激,如燒傷、爆炸、失火等,再次面對大劑量的負面信息時,可能會導致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再次出現(xiàn),觸發(fā)創(chuàng)傷記憶,帶來心理創(chuàng)傷

              “從宣傳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天天面對同類的負面信息,就會覺得到處是危害,到處不安全。這種負面東西看多了,可能會把自己的情緒搞壞,變得悲觀、消極,覺得人生就是災難,選擇性關注負面新聞太多,會帶來精神污染,會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將社會的陰暗面放大,否定社會,變得情緒焦躁,過分擔心,這些都對人的心理健康不利。”

              徐文軍提醒,多愁善感、神經比較脆弱敏感的人,更容易產生創(chuàng)傷性心理,將別人的災難放進自己的生活。如果本身就有心理障礙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加重病情,引發(fā)心理疾病。

              該如何面對這種接踵而來的壞消息呢?徐文軍建議,一是要對消息的真實性進行判斷鑒別,二是為了自己避免受到精神污染,要少投入負面情緒,不要長時間集中關注這些負面新聞。

              以免信息吸收不對稱,把自己的情緒導向負面。

              此外,徐文軍也提醒,要注意不要讓自己成為“情緒污染源”。情緒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種心理體驗。情緒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感染性。類似王小姐對家人發(fā)火的行為,就是自己受到情緒污染,成為一個污染源,轉而向家人擴散負面情緒。

              樊富珉教授也指出,普通人對災區(qū)最好的幫助,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有錢捐錢,有力出力,幫助災區(qū)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如果長時間出現(xiàn)負面情緒,自己不能排除,就需要去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幫助。

              傷心過度 小心應激性心臟病

              災難突發(fā),不僅對普通人的心理有影響,還可能對生理產生影響。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張海澄特意撰文提醒,一起又一起的災難,越是突發(fā),越是意料之外,越是身陷或情陷之中,越要注意調整情緒,包括自我調整、傾訴、痛哭、釋放,切莫把悲傷強壓在心里,因為過度悲傷可能導致應激性心臟病。

              張海澄介紹,這種病最先是在日本發(fā)現(xiàn)的,后來被歐美乃至全世界認可,命名為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TC),又稱應激性心肌病、左心室心尖球囊綜合征,其主要特征為可逆的左心室室壁運動異常而無冠狀動脈的異常。常常表現(xiàn)為心臟左心室的一塊心肌突然變薄,被血液沖擊得像氣球一樣鼓起來,在心尖形成一個大球囊,又像捕章魚的簍子,因為這種病通常起因和情緒有關,所以被稱為應激性心臟病。

              緊張、不安、焦慮、悲傷等情緒為什么會引發(fā)心肌變薄、使心臟像氣球一樣心尖部位膨出呢?張海澄介紹,這主要是因為應激的情緒會引起人體內的激素改變,進而引發(fā)心肌的改變,同時局部血管痙攣又會加重癥狀。與真正的心臟病患者相比,這類患者的心肌有恢復的可能性,預后也通常比真正心臟病患者要好。

              廣州軍區(qū)總醫(yī)院心內科副主任向定成介紹,臨床上確實有不少這樣的病例,因為情緒波動、焦慮等引發(fā)應激性心臟病,需要急救。“目前醫(yī)學上對這種應激性心臟病的發(fā)病機制了解還不夠透徹,尚處于學術研究階段。”有的病人因為一些情緒刺激,發(fā)病后出現(xiàn)血管痙攣,跟心肌梗死表現(xiàn)癥狀一樣,但造影檢查發(fā)現(xiàn)血管并未堵死,經過治療后,短則1-3個月最,長則6個月即可恢復。“這種病發(fā)病率不算高,通常病人沒有基礎疾病,女性患者多一些,平時精神就比較緊張的人群易發(fā),跟遺傳關系不大。”

              專家提醒,應激性心肌病患者會出現(xiàn)胸悶、心痛、背痛等一系列癥狀,一些心臟病(比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癥狀也類似,但兩者關注的頻率不同。冠心病患者胸悶心痛常常持續(xù)半小時左右,之后稍有緩解,然后再次重復,而應激障礙患者的心臟相關癥狀往往會持續(xù)較長時間甚至一整天。此外,應激患者可能有失眠、口干、出汗等一系列癥狀。

              推薦專家:徐州市東方醫(yī)院精神科主任醫(yī)師 趙后鋒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网站,久久成了视频免费观看,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看,国产未成满18禁午夜免费 国产最新上传2021超碰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s id="9uw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