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研究,針灸治療脈管炎的機理有如下四方面。
(1)針灸對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電針刺激可使家兔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效應出現于針刺后3小時。電針刺激對乙酰膽堿、腎上腺素和組織胺所引起的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改變,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2)針刺對血管運動機能的影響:應用血管描記技術、血流圖儀等,在人體和運動身上均能看到針刺對血管的舒縮活動有明顯的影響。用一定手法針刺可明顯降低血管緊張性,改善動脈血管彈性,提高搏動性血流供應強度,針刺可使微動脈和微靜脈擴張,血流速度和泥沙狀流改善。針刺可使炎癥灶吸收加快,淋巴管造影清晰,說明針刺可以改善淋巴循環(huán),減少血液和淋巴液瘀滯狀況。被西醫(yī)視為難題的血栓閉塞性脈管性(其發(fā)病主要環(huán)節(jié)是神經--內分泌機能紊亂所致的血管機能障礙),針刺療效很高,有人報道,經治181例,總有效率達97.78%,顯效率達80.66%。
(3)針灸對血小板的影響:針刺合谷、內關可使正常人血小板數增加,針刺足三里、合谷、肝俞、脾俞,可使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血小板數升高。電針家兔“足三里”可使血小板總數和直徑大于2.5μm的血小板亞群增高。針刺伏兔穴對毛細血管出血有顯著療效。
(4)治療脈管炎其針灸鎮(zhèn)痛的機理為:由于神經系統中存在著致痛和抗痛兩種不同的因子及機能,針刺的作用在于它可以調節(jié)神經系統,使疼痛的刺激向不痛轉化。針刺信號進入中樞并可激發(fā)許多神經元的活動,釋放出多種神經介質,其中5-羥色胺(5-HT)和內源性鴉片樣物質(OLS),加強烈針刺鎮(zhèn)痛效應??筛鶕€體的差異,分析不同的疾病及患者對痛覺的敏感性,采用辯證施治,因病制宜地選穴、處方,對于體質不盛不虛者以針取之,輔以灸法;疼痛時輕時重,體虛邪實者,以灸為主。
徐州血管病首席專家:
徐龍君,主任醫(yī)師,徐州老年病醫(yī)院大外科主任,徐州血管病首席專家。畢業(yè)于徐州醫(yī)學院醫(yī)療系,從醫(yī)三十余年,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普外科甲狀腺、乳腺、膽囊、胃腸、疝氣等手術。 發(fā)表國家級、省級論文10余篇,并獲得新技術獎。
特別擅長:周圍血管疾病的診斷、手術治療。十年來已開展此類手術數千例,為徐州地區(qū)此類手術數量、質量之首。
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
導醫(yī)論壇:http://bbs.qcdy.com/ (網上咨詢,網下導醫(yī))。